under the water
🏊🏻 💦
《我游泳時都在想些什麼?》
『私はプールで何を考えているのか?』
Author
READ
Category
不久前,我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买了一副近视用的游泳眼镜。在设计和品牌的选择上,我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反复比较和筛选。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辗转,它跨越了2000多公里的距离,终于来到了我的手中。收到后我迫不及待地戴上,陆地上视线清晰带来的那种欣喜无以言表。这种感觉恰如我第一次在阳光下戴上那副会根据紫外线强度变色的Tom Ford 5178-F眼镜时的体验。(由于我两眼近视度数相差较大,且有散光,很难轻易买到合适的墨镜,必须定制镜片。仅仅是眼镜这一项对我来说就门槛颇高,每次购买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挑选,对产品设计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后期维护的可能性也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甚至在2017年,我发现自己对金属严重过敏,可选择的范围骤然缩小。当时佩戴的眼镜涂层剥落后与耳后皮肤接触,导致瘙痒、流脓,情况十分糟糕。)
至此,那副从小学一直用到现在、陪伴了我二十余年的平光游泳眼镜终于功成身退。
新泳镜的贴合度极佳,设计精良,配有专用的收纳盒、说明书和备用鼻托。初次打开的感觉仿佛回到童年,打开了一个可以用来过家家的精致文具盒。它乖巧地面朝下静卧其中,一动不动。
终于到了可以带它去泳池亮相的日子。我并未因它是新品而过分爱惜,如往常一样,先将它浸入水中,调节镜片内外的温度以防起雾,然后套在泳帽上,对准眼睛位置,轻轻按压,排出部分空气。空隙间发出了类似拔火罐的一声轻响。我的视线从泳池边到池中经历了短暂的5秒模糊,随即整个泳馆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从未有过如此清晰的体验。(泳镜没有校正散光,其光学原理较为特殊,因此比我日常佩戴的眼镜更为清晰。)
泳镜度数=近视度数+散光度数x0.5(-50~100度)
如:近视400 散光50
泳镜=400+50x0.5=425, (-50~100),
325~375度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潜入水中,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晰世界呈现在我面前。像往常一样先贴着池底俯冲。以往模糊不清的泳道如今清晰可见,与同泳道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也能准确估算。我看到了泳池底部的每一条纹路,每一个气泡的轨迹,甚至是同泳道人们腿部划水的细微动作。然而,随之而来我也更清晰的看到了池底长年使用留下的岁月痕迹,以及不时飘过的人体皮屑。这种突如其来的清晰视野让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动作,仿佛被这些细节所吸引,又或是被它们所困扰。
我的大脑随着视线的清晰而被动接收了许多往日忽略的杂乱信息,这些"噪音"实实在在地干扰着我。以往我只需专注于眼前一米范围内的事物,为了更短期且有效的目标而迅速调整泳姿,给出一个以秒计的解决方案。
有那么一瞬间,我希望自己的视线不要那么清晰。
我开始思考,这种体验是否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渴望能看得更清楚、更远,希望能洞悉未来的每一个转折。就像我期待已久的这副新泳镜,我们期待能够透过它看清前方的道路。然而,当我们真正获得了这种"清晰"时,是否也会像我此刻在泳池中一样,被突如其来的细节所干扰?
创业初期,我们满怀憧憬,仿佛戴上了这副能看清一切的新泳镜。但当我们真正踏上征程,开始看清创业路上的种种细节时,那些我们曾经忽视的"噪音"——市场的波动、团队的矛盾、资金的压力——是否也会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就像我此刻在水中,被池底的划痕和飘浮的微粒所分心。
或许,生活和创业的智慧并不在于追求绝对的清晰,而是在于如何在清晰与模糊之间找到平衡。就像我需要学会在看清前方的同时,不被池底的细节所干扰。我们也需要培养这种能力:既要有洞察全局的远见,又要能够专注当下,不被繁杂的细节所束缚。
我忽然想起了那副陪伴我多年的老泳镜。虽然戴着它时视线并不清晰,但我却能更专注于自己的泳姿和节奏。也许,适度的"模糊"反而能给我们留下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我们专注于最重要的事物,而不是被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所干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回避清晰的视野。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驾驭它,就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能够在水下和水面之间自如切换。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在宏观战略和微观执行之间灵活转换。
游到最后一个来回,我慢慢爬出泳池。擦干身体的时候,我摘下了这副新泳镜,若有所思。也许,生活就像是在不同的泳镜之间切换。有时我们看得太清楚,被眼前的细节所困扰;有时又模糊不清,难以把握方向。但现在我忽然意识到,有时糊涂,也许才是一种平衡。
"聪明反被聪明误。"以前我不太理解,现在似乎有了新的感悟。或许,允许自己偶尔糊涂一点,反而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种从容。
第二天早上,我又一次站在泳池边。这一次,我带来了新旧两副泳镜。我决定在清晰和模糊之间切换,体验这种平衡。当我最后从泳池里出来时,我感到神清气爽,仿佛找到了面对生活的新方式。
毕竟,人生如水,时而清澈,时而浑浊。重要的是,我们始终保持前进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无论视野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每一次潜入水中的机会,享受每一次划水的过程。因为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让我们在清晰与模糊之间找到平衡,更加从容和智慧。